余切好奇道:“张俪,你看得懂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看不懂,就是说要涨价嘛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会涨价?”

    张俪楞了一下,组织语言道:“因为有的企业用更低的价格,拿到了配额,另外的企业却用市场价做买卖——那就有人会把低价的消费品转卖出去,甚至直接卖配额!”

    随后,她举起了余切之前在羊城买收录机的事情:

    当时余切遇见了一把沪市制造的雨伞,在港地转了一圈,成了进口货物,最终比沪市直接发出来的雨伞却还要更便宜。

    这就是双轨制导致的怪象:出口有低价配额,使得出口转进口竟然比直接流通更便宜。

    余切被张俪这一番回答惊得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虽然是后世一个大学生都能明白的教训,然而在八十年代,却是少数聪明人才发现的商机。张俪看看新闻,就能发觉其中的不对,她的确有经商的天赋。

    “双轨制”在整个八十年代,从来没有在任何公众场合阐述过,而只在学术内部这么指代,在学术外,人们几乎不使用这个词。

    余切招呼张俪过来,把她那本《简爱》收走了:“张俪啊,你以后别研究了。我发现你的天赋根本不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余哥哥否定我了?

    张俪“愤怒”了,扑到床上,把《简爱》抢了回去:

    “不行!我还得看文学名著呢,我得和你齐头并进!”

    余切说:“我给你找一些真正的名著,你去看看……你去给我拿一张纸条来,我给你写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