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一,李中易还在外任的时候,皇帝柴荣突然暴死,手头的这两州之地,也就成了他立足乱世之基业。

    就连西夏都可以纠缠北宋百余年,李中易非常自信,他绝对不可能比拓拔继迁更差。

    不过,不到万不得以,李中易不可能,出此下下策。能够完整的掌握到大周的政权,利用上整个大周朝的庞大人力物力资源,对于李中易来说,才是上上策,

    拥兵自重,当藩镇这一条路,仅仅是最后一条出路而已。

    当晚,牛头部落的首席长老仁多贵,十分兴奋的来找李中易。

    党项人的内部,其实也很不团结,牛头部和狗头部,已经到了誓成水火的地步。

    其中的原因,既简单,也复杂,却和利益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牛头部落,属于旧归附的党项人,占有大片良好的草场。狗头部落则是新归附的外来户,原本没有草场。

    结果,就在狗头部落投靠大周的时候,上上任的刺史——黄使君,大笔一挥,把原本属于牛头部落的好草场,划出去很大一块,给了狗头部落。

    牛头部落人少,全族的男女老少,加一块儿,也只有一千余壮年牧民。狗头部落却有近三千精壮牧民,实力相差悬殊。

    好的草场被划分出去之后,倒也罢了,问题是,两个部落的草场紧紧的挨在一块儿。

    还真是远香近臭,两个部落之间的龌龊事不断,到最后,终于出了人命,演变成两族之间的聚众火并。

    谢金龙手下的官军,只敢待在灵州,却没胆子出去镇压。

    以至于,双方都死了不少人,最终,牛头部落因为力量小很多,丢了绝大部分的好草场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两族之间的梁子,可就结得太深了!